半年時間找回1737名兒童 “團圓”行動讓親人不再等待

2021-06-11 08:18: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始於今年初的“團圓”行動已找回1737名失蹤被拐兒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91起,抓獲拐賣犯罪嫌疑人236名。

  打擊拐賣人口,幫助被拐失蹤兒童回家,我們正在怎樣做?還能怎麼做?《新聞1+1》連線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處長劉景傑、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學院少年兒童研究中心主任童小軍,共同關注“團圓”行動,讓親人不再等待!

  現在每年盜搶拐賣兒童案件降至20起左右

  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處長 劉景傑: 自2009年以來,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拐專項行動,拐賣兒童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現行的盜搶拐賣兒童案件年發案降至20起左右 ,且基本實現了快偵快破。

  目前,“團圓”行動找回來的兒童絕大多數是在10多年前,甚至幾十年前失蹤被拐的,失散時間最長達58年。這其中既有拐賣兒童的案件,也有大量兒童走失失蹤的事件。對於案件我們全力偵查調查,緝捕涉案嫌疑人。對於兒童走失失蹤事件,我們也會順線調查當年失蹤的原因,力爭破獲一批隱案,找回更多的兒童。

  半年時間找回1737名兒童

  快速高效的背後有這些關鍵因素

  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處長 劉景傑:

  現代科技應用方面,由於歷史原因,以前的技術水平、調查手段受到限制,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公安機關在新技術的應用、大數據的偵查,還有工作機制完善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現在查找歷年失蹤被拐兒童也具備了更好的條件。比如在刑事技術方面,我們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的技術手段不斷豐富,特別是近年我國DNA檢驗技術已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為“團圓”行動提供了支撐。

  在偵查組織方面,通過去年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我們積累了多方面經驗,同時一批年富力強、業務精通、甘於奉獻的專家人才,也成為現在偵查破案的重要力量,這些為“團圓”行動奠定了基礎。

  在行動開展上,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更加快捷,渠道也更加多元,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積極支持參與,為“團圓”行動匯聚了智慧和力量。

  還有就是在協作機制上,公安機關跨區域偵查協作機制目前日趨完善,相互配合協查成為了一種常態,這些為“團圓”行動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為了更多團圓時刻

  “團圓”行動下半年怎麼幹?

  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處長 劉景傑: 下半年我們會不斷總結前期的經驗和戰法,在已有的“團圓”行動安排部署基礎上,我們下半年重點抓好4方面工作。

  加大失蹤被拐、不明人員的摸排力度,及時採取他們的DNA信息錄入系統進行比對。

  加大拐賣兒童積案的偵辦力度,組織力量全力進行攻堅,同時對已找回兒童的事件順線深挖,緝捕嫌疑人,力爭查找到更多被拐兒童。

  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公安部剛剛組織了為期一個月的技術比對會戰,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將認真總結這次比對經驗,在提高戰法的基礎上,儘快組織新一輪技術會戰。

  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動社會力量支持參與團圓行動,提供線索,參與查找。

  離散親人團圓

  也許就差“一滴血”的距離!

  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處長 劉景傑: 實際上,及時採取DNA進行比對,是失蹤被拐兒童和父母團圓最便捷、最準確,也最高效的方法。近期公安部公佈全國3000多個免費採血點尋親,關注公安部刑偵局的微信公眾號,刑偵局打拐抖音號就能查找到,了解具體地址和電話。另外打開支付寶搜索“團圓行動”也能一鍵導航附近的採血點,這樣能方便群眾快速聯絡公安機關免費採血。這個免費採血不受戶籍和地域限制,我們希望尚未採血的失蹤被拐兒童父母儘快到公安機關採血,我們將全力幫助尋親。另外,由於失蹤被拐事件時間久遠,有些當年報警求助的群眾可能聯絡方式變了,我們也希望您能及時向公安機關説明,以便我們認定結果之後能及時聯絡到您告知結果。

  如何理解被拐兒童獲救後

  救助、安置、康復工作的重要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學院少年兒童研究中心主任 童小軍: 拐賣涉及到被拐孩子和失去孩子的父母或家庭,雙方都在這個過程裏有創傷經歷。孩子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被恐嚇、被欺騙、暴力、血腥等等經歷,即使他沒有遭受過這些,但他離開家庭本身可能也經歷了驚恐的心態等等,家庭也有很多喪失和悲痛。所以在孩子找到以後,首先一定要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有一定制度性的安排,要有人來從事這樣的事情,要能夠通過採取各種措施,確保被拐賣受害人及時得到救助康復和妥善安置,幫助被拐賣受害人順利回歸家庭和社會。

  反對拐賣,行動起來需要怎樣的合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學院少年兒童研究中心主任 童小軍: 過去我們説打拐,主要講的是打擊犯罪,而現在,除了打擊犯罪之外,我們把重點也放到了救助、安置和康復,包括這類問題的預防方面。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工作重心可能也要有所轉變,在此前的工作基礎上還要有所增加,要堅持和完善整個反拐工作的長效機制。比如現在社區里正在有全國未成年保護體系建設;比如我們有兒童主任等等。而我們今年4月份最新發佈的《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在部門分工裏,民政部門出現的頻率非常高,比如“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就是由民政部和公安部就作為負責部門,其它七個部門配合。而在其它很多需要眾多部門參與的工作中,民政部也經常排在第一個。

  今年4月公佈的《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我認為最大的亮點在於跟我國未成年人保護之間的挂鉤。因為兒童拐賣從大的角度來講是未成年人保護中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們講打拐其實也是在講兒童保護的問題。6月1日我國新修訂的《未成年保護法》正式實施,同時民政部各種各樣的政策出臺,還有司法等部門相關法律的出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制度的框架在逐步形成,而且正在落地,正在尋找更好的讓它順利運轉的工作機制。我覺得現在最新的“反拐行動計劃”,其實是跟我國整體未成年人保護制度建設有了特別好的回應,不管是強調的原則,還是全社會參與、多部門協作、跨專業的服務,在計劃裏面反映得特別明顯突出。

  警惕!我國兒童失蹤事件中“離家出走”佔比63%

  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團圓”系統上線五年來,截至2021年5月15日共發佈兒童走失信息4801條,我們注意到其中離家出走的有2998名,佔比63%,怎麼看這樣的高比例?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學院少年兒童研究中心主任 童小軍: 這個數字其實説明了我們整個社會也需要關注和重視家庭教育。我們很多孩子被拐、流浪和包括走上歧途,都是因為家庭教育或家庭管教不當造成的結果,另外也有網絡交友不慎、家庭暴力等等原因。所以這其實又涉及到了我們整個國家未成年人保護制度的建設,包括社區家庭的教育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推進。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