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

2021-03-09 19:18:00來源:央視網

  從2009年開始,我國積極財政政策已經連續實施了12年。今年,為了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我國繼續保持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不變。

  

  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重點,包括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合理確定赤字率等8項重點內容。

  其中,在保持適度支出強度方面,推動創新發展和産業升級排在了重要位置,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將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進一步提高到100%。擴大內需、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也都是今年的重點投入方向。而以人為核心的投入更不能少,安排350億元用於中央財政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安排1473億元用於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達到每人每年58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40元,達到每人每年3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5元,達到每人每年79元。就業、義務教育、脫貧攻堅,每一項都清晰地列出了資金投入。

  政策“指針”撥向“提質增效 更可持續”

  

  從2008年開始,我國財政支出開始大於財政收入,並且隨著時間推移,收支缺口越來越明顯。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調整赤字率從2019年的2.8%提高到3.6%以上,併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增加1.6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雖然這些臨時措施有效緩解了資金緊張,但財政收支矛盾依然嚴峻。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29萬億元,比2019年下降3.9%;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56萬億元,同比增長2.8%。  

  2021年,考慮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經濟逐步恢復,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同時,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並將適度減少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這樣帶來的是,2021年,我國實際可用的財力總量增幅較低。而從支出來看,實施“十四五”規劃、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及鄉村振興、教育科技、等重點和剛性支出都需要加強保障,財政支出增長剛性較強。簡單説,就是掙的不多,花的多。

  

  在這種情況下,緩解支出矛盾,積極財政政策的關鍵詞自然而然由“大力提質增效”轉變為“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專家認為,今年的財政政策從支出規模和政策力度來看,都更加注重“可持續性”,下調赤字率,並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總體上保持了政府杠桿率的基本穩定,在兼顧效率的同時,更重長遠。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