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民法典|自由平等 尊重友愛——法典裏的中國家庭觀

2020-06-02 16:12:00來源:央廣網

  2020年,中國正式邁入民法典時代。

  5月28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民法典以1260個條文回答了一個公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各項權利,包含著民族的精神密碼,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這部7編加附則、84章、1260個條文,總字數逾10萬的民法典中,表達了我們國家對人類所面對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的看法,包括:

  我們是如何看待人的?我們是如何看待家的?我們是如何看待社會的?我們是如何看待國家的?我們是如何看待人類的?我們是如何看待自然的?

  讓我們走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看一看它究竟如何回應了中國之問和時代之問?

 

  在中國人心目中,家是什麼?在民法典總則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物權編中,你都能找到答案。

  中國人心目中的家,跟很多西方國家、民族不盡相同。中國人所理解的家,不僅僅是夫妻雙方,也不僅僅是三口之家或四口之家,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甚至兄弟姐妹的子女都是家的成員。

  基於此,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編有關家庭關係的規定中,除了對夫妻關係作出規定之外,對父母子女、近親屬的關係也作出了專門回應。

  “夫妻應當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對民法典草案進行審議期間,“夫妻之間工資條算是隱私嗎?”引起網友熱議。對此,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認為,如果夫妻是實行共同財産制,任何一方的工資條都不應當屬於私密信息。因為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獲得的工資收入是夫妻共同財産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果夫妻雙方約定採取分別財産制,那麼可能就算是在夫妻之間,工資條也是私密的信息,是隱私權保護的對象。”

  在王軼看來,夫妻應當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而法律也鼓勵夫妻是更為坦誠、更為密切的一種生命上的關聯,這是對夫妻關係確立協調的規則。“這一點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還有多條體現,如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我們確立了體現中國人分享價值共識的結論。”

  王軼進一步解釋,如果是夫妻雙方共同簽字認可,或者雖然只有一方簽字而另一方事後進行追認,又或者以其他方式錶明了夫妻雙方的共同意願,這個時候負擔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如果夫妻中一方以個人名義負債,但是是服務於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家庭日常生活的需要,這時負擔的債務也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如果夫妻中一方以個人名義對外負債,就算是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超出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範圍,通常不作為夫妻共同財産來對待。“但如果債權人能夠舉證證明夫妻一方對外所負擔的債務用於夫妻雙方的共同生活、生産經營,或者有證據表明是夫妻雙方共同意願的體現,這個時候才例外地把它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他補充道。

  尊重每個家庭成員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

  對於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民法典在總則編、婚姻家庭編中也都表明了進行協調的立場和態度。

  在總則編有關監護制度的規定中,強調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要盡到教育、保護的義務,而成年子女對父母要盡到贍養的義務。王軼認為,這就是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父慈子孝”觀念在民法典中的具體體現,“當然,這與封建時代的父慈子孝有著根本性的區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下的‘父慈子孝’是建立在承認每個家庭成員的獨立人格、平等地位的基礎上的。”

  在對民法典草案進行審議期間,有人大代表提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對相關事項表明了自己的獨立意願,要尊重他的獨立意願。“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在尊重每個家庭成員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的基礎上的‘父慈子孝’。”王軼説。

  甥侄被納入代位繼承人範圍

  在王軼看來,民法典表達了中國人對家的看法——它不僅僅是指“小家”,還指“大家”。此次民法典繼承編中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不僅兄弟姐妹可以成為法定繼承中的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還可以基於代位繼承制度,去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産。“如果在繼承人去世之前,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已經先於他去世了,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是可以進行代位繼承的,這就表明兄弟姐妹的子女也是這個家的成員。”王軼介紹。

  對於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民法典同樣在婚姻家庭編中作出了相應的回應——要尊老扶幼,要尊重年事已高的老人,要愛護尚在幼年的孩童。

  記者發現,在民法典總則編中有一項專門的規則值得注意,即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的請求權是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對此,王軼表示,儘管家是社會最基本的單元和細胞,但是家庭關係不同於通常情形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關係,我們對家另眼相看、特別對待。(記者 王啟慧)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