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陜西行,釋放了哪些訊號?

2020-04-26 08:47:00來源:央視網

  4月20日至4月23日,陜西。

  這是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的第五站,在此之前是:

  2月10日,北京;

  3月2日,北京;

  3月10日,湖北;

  3月29日至4月1日,浙江;

  最新一站,關乎一個“約定”。

  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個命題——脫貧攻堅戰,並在延安召開首次脫貧攻堅座談會。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像一道“加試題”,給原定在2020年的交卷計劃增添了不小的難度。

  考卷,怎麼交?總書記再回陜西,釋放了一系列訊號。

  戰“疫”進度:“加試題” 加勁答

  總書記在陜西4天,譚主觀察的第一個細節是:“口罩”。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和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沒戴口罩,在西安飯莊和金米村,又都戴著口罩。

  “戴”與“不戴”,有深意。

  譚主翻看了一下央視時政的跟拍視頻,發現了一個變化:疫情發生之後,總書記在北京、湖北考察時全程都佩戴口罩,到了浙江,部分場合開始不戴口罩,這跟時間點自然有一定關係,但是到現在,“室內戴、室外不戴”基本成慣例。

  這個細節的變化,至少傳遞了兩個訊號。

  疫情防控還沒到鬆勁的時候。就在陜西考察這幾天,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向各國發出提醒:新冠病毒極其危險,疫情很容易出現復發,新冠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

  長期共存,防控就要常態化,更要精準化。這種“精準”,體現在如何科學防控的同時,恢復生産生活秩序。總書記的行程裏,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就是“復工復産”。

  在陜西提“復工復産”,意味不太一樣。

  就在赴陜40多天前,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方面最大規模的一次會議召開,會議在中西部22個省區市的每個縣都設立了分會場。疫情給扶貧工作帶來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一些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受到影響,如不採取措施,短時間內收入就會減少。

  要知道,在2019年,全國還有三分之二的貧困人口主要靠外出務工獲得收入。

  務工的崗位哪來?當然得靠社會生活恢復常態、企業開足馬力。

  陜汽集團和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成了總書記西安視察的兩個選擇。

  陜汽集團,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製造型企業和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車生産企業。産業鏈條長,它的復蘇自然更能帶動上下游産業和眾多中小企業全面復工復産。

  譚主查到陜汽集團的一份數據:早在3月19日,陜汽復工率已達到疫前水平;一季度陜汽累計接單5.9萬輛;目前陜汽不僅復工滿産達100%,還超額完成了産能任務。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西安“夜經濟”的主陣地。受疫情影響,曾暫停營業。今年2月21日重新開街,目前日均遊客已經恢復至4.3萬人次。譚主同時了解到,全國商業服務業同樣在回暖,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8%,比上月回升21.7個百分點。

  總結一下:戰“疫”題正加速作答,戰“貧”題一直在齊頭並進。

  戰“貧”進度:一定按時交卷

  擺脫貧困,當然得有收入。收入怎麼來?思路很重要!

  4月20日,在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了當地農産品的電商直播間,譚主注意到,他説了四個字:大有可為。

  直播間的主播李旭瑛告訴譚主,之前直播一次觀看人數在1萬左右,平均每天訂單量在90-100單之間。總書記參觀後的直播觀看量已經有160多萬,4月21日的訂單就有10萬多單。

  “大有可為”——總書記這個訊號發出後。4月21日,淘寶上的各類農産品銷量都在上漲,木耳的銷量上漲了10倍,菠蘿銷量上漲了3倍,楊梅上漲了2倍。

  直播帶貨火了。譚主想,創新思路,化“危”為“機”,這可能才是總書記點讚新業態背後,更希望傳遞出的訊號吧。

  總書記陜西之行,還有一張照片在網絡上流傳甚廣。在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範園,習近平總書記、陜西省委書記、安康市委書記、平利縣委書記、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一同向茶農走來。

  五級書記同框調研,不常見。但背後的那份決心,顯而易見。這也是訊號:扶貧,主要領導必須親力親為。

  蔣家坪村的茶園有1200畝,年産15噸,産值400多萬元,帶動貧困人口300多人,每年人均增收1100多元。

  增加收入的關鍵,還是産業。蔣家坪村的黨支書告訴譚主:“沒有産業,你嘴巴上説多大的決心,多大的信心,都是空話。”目前,全國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産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

  除了看産業,習近平總書記還先後走訪了社區、衛生院和學校。

  這幾個地點,連接著産業、就業、教育、醫療等扶貧的各個關鍵節點。正像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發展中心主任黃承偉所説,總書記選擇這樣的行程説明,完成脫貧攻堅的任務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

  回想五年前,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説:“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説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

  五年之後,再回陜西,“老鄉”們已經脫貧摘帽。通過陜西省扶貧辦,譚主拿到這樣一組數據:全省5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646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出列。

  就在總書記到達陜西的第二天,青海省宣佈省內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國已有12個省區市加入“摘帽群”,貧困縣摘帽的進度已經超過80%。

  看到這樣的進度,相信很多媒體和譚主一樣,都更能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陜西此行發出的一個重大訊號:“對於今年全面完成現行指標的扶貧,我是有信心的。”

  逐夢前行:篤定堅毅 風雨無阻

  總書記此次陜西之行首日,譚主注意到,《陜西日報》當天頭版頭條刊發的文章題目就叫《秦嶺“懂”綠》。一個“懂”字含義豐富。

  1185棟違建別墅被依法拆除,一些黨員幹部因違紀違法被立案調查。美麗的秦嶺,不應成為一些人的“私家花園”,它是理應受到保護的“國家公園”,更是我國的中央水塔、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

  在海拔1700米的月亮埡,總書記説:“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這讓譚主有點醍醐灌頂之感。

  只有把局部置於全局,把當下發展置於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歷史語境中考量;以對黨、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才能真正明了“國之大者”為何?!

  在陜西之行結束之後,總書記還有一句話,讓譚主覺得餘音繞梁。

  總書記在説完“今年全面完成現行指標的扶貧,我是有信心的。”之後,接著説:“我更關心的,就是今年以後是不是能夠穩定下來,是不是有一個長效的機制。共産黨人辦事是求真務實的,真正讓人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是訊號,也是動員。

  在這樣一個如此不同的春天,逐夢前行的中國,雖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但是堅定的步伐未有任何猶豫和遲緩。

  就像總書記所説:“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後,我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起來的。”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本文來源:“玉淵譚天”微信公眾號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