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正是這般模樣——抗疫一線犧牲英烈群像

2020-04-06 08:14:00來源:新華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醫務工作者、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志願者……面對洶湧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群又一群平凡的人,在危難中挺身而出,在重壓下義無反顧。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捨生忘死、前赴後繼,把熱血和生命都獻給了國家和人民,把無盡的緬懷與思念留在了神州大地。

  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醫者仁心

  2020年2月18日上午10時54分,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走了。他生命的刻度,永遠定格在51歲。

  2個小時內改造門診部;3天內完成全院既有其他疾病患者轉移;對西院區整體改造並建好300張隔離床位……疫情突襲,劉智明的時間表排得滿滿噹噹,一刻也顧不上休息。

  生命最後一個月,即使從院長變成了病人,劉智明也從未放下工作。病床上,他依然在不停地接打電話、回復微信。

  “他總是這樣,忙到沒時間關心自己的身體。”武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珣回憶,當時説話都很困難的劉院長還在叮囑,一定要確認有沒有同事被感染。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

  2月18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劉智明的去世表示哀悼:“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劉智明醫生感動也挽救了無數生命。”

  生命如炬。至暗時刻,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雙手,也點亮了無數人心靈的明燈。

  “有事叫我,我來。”這句話,是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醫生夏思思的口頭禪。無論誰有什麼急事,一個電話,她總會及時出現。

  1月的一天,值完夜班的夏思思聽説有位70多歲老人病情加重,馬上返回醫院參與救治。

  “當時這位病人已高度懷疑是新冠肺炎患者,思思也知道,可她依然選擇回來。”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邱海華哽咽道。

  1月19日,夏思思突感乏力並出現發熱症狀,住院治療的她卻還牽掛著醫院的情況,想早日重返崗位。

  2月23日淩晨,與病魔頑強抗爭了一個多月的夏思思,在29歲的年紀,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29歲,恰是風華正茂。與夏思思同歲的彭銀華,和妻子商量推遲了婚禮。此後,他不眠不休地接診病人,直到疫魔逼近。

  如今,劉智明的妻子,再也沒有機會追問丈夫終日忙碌初心為何;夏思思的丈夫,還回想著兩人在大學校園的相知相戀;彭銀華的妻子,還等著丈夫給未出世的孩子起個名字……

  疫情發生至今,有3千多名醫務人員被感染。有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張抗美、肖俊、柳帆、夏思思、黃文軍、梅仲明、彭銀華……此刻,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也記住他們白衣執甲、逆風而行的背影。

  他們以生命踐行使命,用熱血鑄就警魂

  農曆大年三十,40歲的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交警鄭勇站完了生命中最後一班崗。

  1月24日,縣裏部署全警上崗“封城”。為了讓一位兩地分居的同事回家過年,剛值完一天班的鄭勇主動把他替了下來。

  誰料,正午時分,鄭勇突感腹部疼痛難忍,因急性肝衰竭陷入昏迷……

  一家人再也等不來多少年都沒補上的年夜飯;全縣人民再也看不到那個風裏來雨裏去的“好警察”。

  從警24年,鄭勇熱愛著公安事業。在他電腦顯示器的一角,長年貼著這樣一句話:“要牢記:人民警察,姓黨為公,執法為民。”

  如今回想起來,妻子懂得了他的心意:“當了大半輩子警察,他其實沒有幹夠。”

  風霜雪雨、初心不改。那些把警徽挂在心頭的人,也把守護人民的使命融入生命。

  “‘尹支隊’是個風風火火、一絲不茍的人。有時大聲佈置工作,整個樓層都能聽得到。”湖北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治安管理支隊的民警安傑至今還無法相信,支隊長已經走了。

  1月29日,像陀螺一樣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尹祖川突發疾病,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年僅47歲。

  “交通港航公安系統優秀人民警察”“湖北省青年崗位能手”、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尹祖川的履歷,見證著他的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人民公安為人民。和平年代,公安隊伍犧牲最多;疫情當前,忠誠衛士衝鋒在前。

  “警察就是戰士,只有倒在自己的戰位上,才是最好的歸宿。”這是河南省汝州市公安局三級警長程建陽在個人工作總結中説過的一句話。

  “雖然今天我休息,可是執勤地點客運站是我的轄區,情況我熟悉。”這是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公安局育文派出所民警何建華留給妻子的最後一句話。

  吳涌、李弦、艾冬……此刻,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也記住他們用生命兌現的錚錚誓言。

  他們用生命書寫擔當,用愛心守護家園

  “他太累了。”

  一想起老李,河北省柏鄉縣城陽村黨支部委員李賀敏的眼圈就紅了。

  2月13日,67歲的村幹部李增運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20天后,突發疾病,不幸離世。

  去世前一天,他的工作安排都是掐著點往前趕:6點半,和環衛工人一起消毒;8點,到村委會“喊喇叭”做防疫宣傳;9點,到隔離在家的群眾家裏測量體溫、安撫情緒……

  無論是走家串戶、宣傳勸導,還是到村口檢測點執勤站崗,李增運都衝在一線,每天忙到深夜。

  那天早晨,僅僅睡了不到3個小時的李增運,8點又準時來到村委會“喊喇叭”。

  “沒想到是以這種方式聽到他最後的聲音。”村民江建立泣不成聲,“這麼好的一個人,説走就走了……”

  顧全大家,才能保住小家。疫情發生以來,無數社區工作者用熱血與生命詮釋這個簡單又樸素的道理。

  “有點饞韭菜餡兒餃子了。”農曆正月初八,匆匆吃過晚飯的秦紅跟妻子丟下一句話,又出了家門。

  48歲的秦紅是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寶龍山鎮西寶龍山嘎查黨支部書記,從大年初一接到通知返崗起,他就沒怎麼好好休息。

  一頂帳篷、一個火爐、一把體溫槍,在嘎查西路口搭起的臨時檢查點裏,秦紅忙碌的身影,成了人們最放心的哨卡。

  “他明知道自己身體不好,還每天連軸轉,大過年的我倆都沒説上幾句話。回家也是狼吞虎咽,吃完飯就走。”回憶起秦紅生前的狀態,妻子泣不成聲。

  秦紅最後一次離家,妻子特意包了50個餃子凍在冰箱裏。“想等他回來,就讓他熱乎乎地吃上一口。”

  誰料,第二天上午,他突發腦乾大面積出血,一頭栽倒在村口……那50個餃子,成了永遠的遺憾。

  為什麼,他們終日不辭辛苦?又是什麼,讓他們甘願拋家舍業?

  “為民奉獻永遠沒有句號。”河北省涿州市蒼牛屯村治保主任王永田生前常説的一句話,道出了一顆火熱的初心。

  王永田去世後,兒子王彬接過爸爸留下的電動車和水壺,又站到了他戰鬥過的崗位上。

  “疫情防控阻擊戰還沒結束,要完成爸爸沒有完成的任務,我知道,這是他最惦記的事。”

  什麼是使命?“為人民服務”就是他們堅守的使命。

  廖建軍、姜國章、張世林……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城鄉街道,在龐大治理體系的最小單元,他們用熾熱的生命書寫了擔當。

  沒有轟轟烈烈的語言,只有實實在在的行動。這些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中華兒女,是這場戰“疫”當之無愧的英雄。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生。

  英雄走好!

編輯:陳靜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