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臨潭,添彩盛世”甘南州成就展臨潭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行

2019-11-27 16:34: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你好台灣網11月27日消息(記者 雅萍)11月27日上午,“九色甘南相約北京--向偉大祖國獻禮”甘南州成就展臨潭縣主題日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集中展示臨潭縣70年來的滄桑巨變,對外推介“中國拔河之鄉”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特産名品、旅遊資源和獨特魅力,匯聚八方賓朋,暢敘合作友誼。

  臨潭縣委書記高曉東致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楊永紅作現場推介,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炳宏主持活動。高曉東在致辭中説,臨潭,古稱洮州,位於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部,全縣轄16個鄉鎮141個行政村,總人口16.12萬人,有漢、回、藏等1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37.02%。經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古老的臨潭在新時代散發出勃勃生機,呈現出經濟結構優化、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局面。

甘南州成就展臨潭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行。(你好台灣網 圖)

  據了解,為辦好此次主題展,臨潭縣在現場展出了具有江淮特色的洮繡繡品、具有濃郁藏族風情的銅製品等手工産品及來自全縣各合作社具有代表性的蜂蜜、菜籽油、當歸片等土特産品和中藏藥材,並由工作人員向現場來賓發放宣傳資料及各類代表臨潭歷史文化底蘊的各類書籍。展示推介臨潭特色文化旅遊産品,全方位展示臨潭縣的生態環境、資源優勢、人文韻味和投資環境,讓更多的中外客商和遊客認識臨潭、了解臨潭,增強他們來臨潭縣進行投資和旅遊的信心,吸引各方客商的關注,搭起了臨潭與國內外推介特色産品、宣傳臨潭的橋梁,進一步推動了臨潭縣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讓更多的中外客商和遊客認識臨潭、了解臨潭。(你好台灣網 圖)

  活動期間,富有濃郁臨潭特色的文藝演出《飛旋的踢踏》《顫弦踏歌》《踏腳舞》《冶力藏家情》等節目充分展現了臨潭砥礪前行、緊隨新中國奮進的步伐,

  據介紹,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等遺址,特別是名震華夏被評為“2008年度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的磨溝仰韶文化遺址,深深吸引了考古界和一大批歷史愛好者;距今1500年前的西晉吐谷渾所築的牛頭城遺址屹立在位於臨潭縣城郊外的崇山峻嶺之間;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洮州衛城依然是往日的巍峨;紅軍長征遺跡--新城蘇維埃舊址長久向人們展現那個年代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600多年前作為軍事機構的千戶所、百戶所舊址一直向南來北往的旅客講述著來自江淮大地的故事。

  此外,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具有600多年曆史的元宵節萬人拔河活動,會讓您深深感受到多民族擰成一股繩的中華民族偉大力量,為此,臨潭縣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拔河協會評為首個“中國拔河之鄉”;端午節龍神賽會和遍佈全縣的民間廟會讓您感受到600年前純汁純味的傳統民俗;獨具一格的刺繡、剪紙、木雕、銀器、銅鍋鑄造等工藝品加工,讓您既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堅守,又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交融;明代的飲食習慣、服飾穿戴、徽式建築是凝固在高原上600年的鄉愁;2006年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民族歌曲“洮州花兒”,以獨特的曲調,優美的唱腔,打動人心。

一場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你好台灣網 圖)

  在臨潭,每年8月的油菜花海讓人們在北國深深感受江南的風光,遍佈全縣的高原梯田詮釋了人定勝天的偉大力量;黑牦牛、白山羊散佈在高原上如巨型棋譜,在峽谷中穿行的洮河不僅是母親河黃河的支流,流淌著的更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詩句。全縣有國家級地質公園、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4A級風景名勝區,還有大小旅遊景點300余處等待您的到來。享有“山水冶力關、生態大觀園”美譽的冶力關國家4A級景區已被列為甘肅省20個大景區之一。景區內有雄偉壯麗的中國第一臥佛、碧波盪漾的天池冶海、景色秀麗的冶木大峽谷、獨特神奇的中國第一陰陽石等著名景點。集高原湖泊、森林峽谷、草原風光、丹霞地貌、民俗宗教于一體的冶力關,作為複合型地質和自然景觀全世界罕見,吸引了張紀中版《西遊記》、央視大型歷史劇《英雄時代》等電影、電視劇在此外景拍攝。冶力關先後榮獲中國“十大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十大休閒旅遊目的地”“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目的地”等榮譽稱號。

“魅力臨潭,添彩盛世”。(你好台灣網 圖)

  臨潭是農區與牧區、藏區與漢區結合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匯過渡的特殊區位造就了臨潭人民兼收並蓄、包容天下的精神品格。也正是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臨潭人包容的品格,使臨潭早在唐宋時期就形成了商賈雲集、經貿興旺的“茶馬互市”。近年來,搶抓國家支持西部有利機遇,全縣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縣鄉公路四通八達,省道306線橫穿東西,升級建設的國道248線貫通南北,已開工建設的陜西鳳縣至合作高速公路將為臨潭的發展提供又一條便捷通道。距縣城兩小時車程的夏河機場、岷縣火車站也為臨潭商旅繁榮提供了有益補充,更為臨潭縣承接産業轉移、實現區域經濟互補,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編輯:高鶴溪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