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備戰中考,這些事要知道 聽聽老師怎麼説

2020-07-17 12:31:00來源:央視網
 今年受疫情影響,居家在線學習成為了常態。無論對哪個學段的學生都是一場考驗,尤其是即將參加中考的學生來講,更是如此。他們既要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帶來的困擾,也要面對來自中考的壓力。我們總説,“人生每一步都是選擇”。中考雖然只是從初中邁向高中的一個考試,但是對於很多家長而言,這次考試是孩子的第一次選擇,因此,很多家長如臨大敵,當看到自己的孩子時難免會一邊擔心,一邊著急,一邊暗暗使勁,一邊又隱忍不敢説太多。

  那麼,各個學科又該如何備考?我們來一起聽聽京城學校這些老師怎麼説。

  語文可按專題梳理復習 作文關注核心詞

  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高級教師李晨松表示,中考語文除了要注意了解試卷的分值分佈、考試內容、考試題型以及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外,復習方面可以按照專題梳理的方式進行。

  其中,對於古詩文閱讀,李晨松建議古詩文默寫方面可以再看看易錯字,看看自己的積累本,了解詩文內容、主題。默寫方面要注意規範書寫漢字,把漢字一筆一劃寫清楚、寫準確。古詩詞閱讀需要了解作者、創作背景,詩的內容、情感,會初步賞析。了解一些常見意象及文化內涵,了解用典詩句。對於文言文方面,建議結合題型及考查點,再有重點地看一遍。

  “名著閱讀方面要明確作品主題,了解主要情節,重點人物及性格以及讀書方法。找到自己閱讀的興趣點。現代文閱讀方面,可以通過重溫中考原題,熟悉規律,回想課堂上老師的指導,回看做過的閱讀。”李晨松還建議説,對於作文,不僅要備好素材,同時還應關注核心詞。比如理想信念、家國情懷、品德修養、奮鬥精神、勞動體驗、傳統文化等等。

  英語注意積累培養語感 明確考試得分點

  北京一零一中初三英語教師鄧容認為,英語的重點要注意積累,培養語感。因此,考前繼續堅持日常筆記,勤看錯題考點記錄、範文積累、生詞積累等都是有必要的。

  同時,她還建議要制定個性化最後階段的復習計劃。如基礎薄弱學生回歸基礎,加強單選題目語法知識熟練,確保滿分。加強完形、閱讀A、B篇及任務型閱讀的得分訓練。基礎較好學生翻看過往已做練習題目,尤其是完形及閱讀C、D篇錯題,重點回顧解題途徑,做到熟練掌握解題技巧。

  對於任務型閱讀,她認為要對近5年中考真題及今年一模、二模題目的問題設置,尤其最後一題考查語言歸納總結能力的題目的標準答案必須進一步梳理,明確得分要點。

  “鎖定寫作話題1或話題2,針對熱點話題如抗擊新冠肺炎、網課學習生活、環保、個體經歷與發展、個人與身邊人的社會交往等話題,重點復習。熟悉相應話題寫作流程、內容取捨、語言表達精煉與豐富、中心思想昇華,以及類似話題之間的靈活遷移。並結合過往個人寫作偏差與錯誤,反思寫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薄弱環節。尤其可結合近年北京中考作文題目,加強作文寫前的審題與構思訓練。”

  數學側重夯實基礎知識 復習要親力親為

  門頭溝區中學數學研修員週全在採訪時坦言,往年很多考生沒有考好,不是難題沒答好,而恰恰是因為基礎題沒答好,所以基礎題是取得好成績的保障。因此,他強調,一定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對於基礎知識要做到“心中有數”。

  “對於基礎題的復習一定要重視以前曾經做錯的題目。對於這些題要認真分析,要通過分析了解自己還有哪些知識不清楚或者模糊,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另外,這些題目自己一定要再做一遍,一定要親自動手,親身實踐,這樣才能達到掌握的目的。”

  而對於綜合題的訓練,他認為要注意難點知識必須理解清楚、理解透徹,而且還要進行深入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種表面上。“每做完一道題都要認認真真的總結,總結這道題目所用到的知識點、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所運用的基本技能等,體會命題者的意圖,進一步看透問題的本質,以便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解題經驗。”

  此外,在他看來,盲目的考前猜題押題除了很容易造成在考場上的緊張情緒別無益處,考生正常或超水平發揮的關鍵是在於心態,調整好考前心態是考生制勝的法寶。

  地理備考不要盲目做題 從生活問題入手

  “結合這兩年北京市地理中考命題方向看,主要是從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觀念四個方面全面考查學生學習水平,尤其突出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地理學科的能力、方法和思想觀點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強調了聯絡生活滲透學科素養。”門頭溝區教師進修學校地理研修員祝子暉因此建議備考考生不要盲目做題,把自己淹沒在題海中。

  在她看來,地理試題選材豐富、聯絡生活緊密、關注社會熱點,在復習中可以聯絡教材內容,將問題落實到一定區域,回歸教材中的主幹知識。

  同時,她也表示,通讀教材並不僅僅是單純地閱讀,而是打破教材章節界線,在閱讀的過程中有目的性、針對性地構建基礎知識脈絡,橫向縱向進行對比。只有對地理基本概唸有清晰的認知,才能最終理解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建議同學們可以以某個知識點為起點,反射式的整合相關的知識體系;或是以某具體區域為核心,以地理要素的組合為框架,反向梳理要素基本特徵和相互聯絡。”

  此外,她還建議要多從生活問題的小切口入手、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梳理方法,再嘗試把方法遷移應用到新的問題中。“其實地理試題就是以教材中的‘舊’問題為例遷移到一個‘新’情境中。”

  歷史備考結合時政熱點 要學會寓情于史

  北京中考歷史試題的命題從不回避熱點,因此應關注時政熱點。“比如今年海淀區、石景山區等地的中考一模題目中都有以瘟疫為素材的題目。包括中國古代瘟疫防治的成就、世界近代瘟疫給當時社會帶來的影響、中國近代科研人員從古代醫學著作中獲得靈感並最終獲得成功、中醫藥與今天抗疫的聯絡等等。試題的設計既有縱向發展又有橫向對比,體現歷史發展的時序性、開放性和探究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在做題的過程中熟練運用史料解讀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結合所學的中國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的知識進行分析。”

  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教師付林建議,在復習歷史知識要培養古今中西知識融會貫通的意識,同時,要注意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晚報》等權威媒體上蒐集熱點問題,密切關注當今國情、世情,學會歷史的角度分析時政熱點,聯絡教材。另外提醒同學們格外關注一些週年性重大歷史事件,中考試題的情境雖然是新的,但問題的答案卻是來自教材。因此對任何熱點的分析最終都要回歸到教材,尋找結合點。

  付林在採訪時還表示,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會發現,隨著中考復習內容的增多,學生對史實運用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這嚴重影響其對重大史實的認知和理解。“學生出現這種歷史學習現象從本質上講是因為缺乏歷史時空觀念,從而導致時序思維能力弱化。在備考過程中,學生具備了時空觀念,才會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時序思維能力。”

  因此,她還建議備考時要通過核心知識點和具體的知識點間的知識內在聯絡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總體上把握歷史階段特徵,加深對歷史知識、歷史概念、歷史發展規律的理解。(文/顧昕昕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