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鄱陽湖水體面積十年來最大是怎麼“測”出來的?

2020-07-16 13:11:00來源:新京報

  6月29日以來贛北贛中遭受連續暴雨襲擊,洪澇災害嚴重。衛星監測顯示,7月14日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達4403平方公里,為十年以來最大。7月15日,新京報記者走進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邀請兩位專家揭秘衛星監測的奧秘。

  鄱陽湖周邊圩堤仍面臨較大壓力

  中國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室副主任韓秀珍研究員15日介紹,7月14日6時,衛星監測顯示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達4403平方公里,為近10年最大,較7月2日和8日分別擴大549平方公里和197平方公里,比5月27日增大2196平方公里,較歷史同期平均值(3510平方公里)偏大2.5成,五大支流入湖口濕地以及鄱陽縣昌江和潼津河、韆鞦河區圩堤決口導致耕地和村莊大面積被淹。

  7月14日較7月8日,監測到兩處水域面積縮小區域,分別位於鄱陽縣與東至縣、鄱陽縣與昌江區交界處,總共縮小面積為40.83平方公里。

  預報顯示,目前在巴士海峽附近有熱帶低壓,受其影響,副熱帶高壓和主雨帶位置仍然偏北,贛北處副高邊緣,15-16日和18-19日有2次較明顯的雷雨天氣過程。另外,預計長江流域14-16日將有強降雨,部分地區累計雨量有100毫米~180毫米,局地可達200毫米~300毫米。

  韓秀珍介紹,目前鄱陽湖水位正逐漸下降,其中信江、饒河、修河以退水為主,但是未來長江上遊仍有強降水過程,長江九江段水位將持續超警,對鄱陽湖水位具有頂托作用,延緩退水速度,相關圩堤仍面臨較大壓力。建議保持鄱陽湖周邊圩堤巡查力度,加強圩堤除險和群眾轉移安置工作,保障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做好防雨、防風、放浪、防雷、防暑工作,保障防汛搶險救災人員安全和堤壩安全。加大農田內澇區排澇和早稻搶收力度,保障糧食生産。

  每天用多源衛星資料監測重點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體

  氣象衛星具體如何開展監測,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研究員鄭偉介紹,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每天會用風雲三號、高分等多源衛星資料,對我國的重點湖泊、水庫、河流等進行監測,包括鄱陽湖、洞庭湖,丹江口水庫、密雲水庫以及官廳水庫等。

  同時也會基於長序列的衛星遙感資料,對這些重點湖泊、水庫水體進行時空分佈特徵分析,這些信息對我國洪澇災害的監測評估以及氣候變化影響評價研究等工作都有重要的意義。

  此次對鄱陽湖的衛星監測運用了多源衛星資料,除了風雲氣象衛星數據,還有高分系列衛星,特別是高分三號雷達衛星,可以穿透雲層,分辨率比較高,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下墊面的細節信息。

  衛星監測為防汛提供評估支撐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就開始利用氣象衛星對地表水體進行監測,當時主要用國外的衛星資料。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對地觀測技術的快速發展,風雲氣象衛星、高分衛星等多源衛星資料的廣泛應用,目前我們對水體監測主要以國産的衛星資料為主。

  鄭偉介紹,衛星遙感對水體的監測可以涵蓋很多要素,最直接的就是水體面積、空間分佈及其變化信息等。

  “衛星遙感具有覆蓋範圍廣、成像快等特點,基於衛星遙感技術還可以評估洪澇災害對下墊面的影響,比如對農田、居民點等影響,為我國政府部門防汛抗洪提供衛星遙感技術支撐。”鄭偉説。

  目前有7顆風雲衛星在軌業務運行

  鄭偉介紹,我國目前有7顆風雲衛星在軌業務運行,風雲氣象衛星包括兩個系列,即極軌氣象衛星系列和靜止氣象衛星系列。

  極軌氣象衛星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對全球進行監測,不但可以監測我國的大氣、海洋、陸地等信息,還可以對其他國家乃至全球進行監測。

  靜止氣象衛星可以對一個區域進行高時效的連續監測,在颱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準確監測和預警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衛星遙感技術應用面非常廣,鄭偉説,可以對颱風、暴雨、沙塵、大霧等天氣進行動態監測,也可以對植被長勢、水體變化、積雪覆蓋、土壤濕度、地表溫度等地表環境信息進行定量化的監測,還可以對城市的擴張、農作物分佈等進行精細化監測,這些都跟我們的生産生活息息相關。(記者 鄧琦)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