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時評】垃圾分類需要多種“解法”嗎?

2019-08-08 11:43:00來源:央廣網

  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生效以來,如何準確進行垃圾分類問題引來上海市民熱議。還沒等其他城市網友圍觀,共計46個全國重點城市也宣佈將陸續加入垃圾分類行列。

  從各種搞笑段子和微信表情包中學習和適應上海市垃圾分類方法的網友們忽然又意識到,原來上海市的分類標準並不能照搬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比如上海市規定垃圾分為濕垃圾、幹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而北京市則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不知那些經常出差的人,面對如此複雜的標準能記得住嗎?

  垃圾還是那些垃圾,分類標準真需要這麼多種“解法”嗎?

  由於各地實際差異較大,不能一味效倣上海推行的政策,所以在分類標準懲罰力度和設置上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況且,學習上海經驗,也不是簡單地模倣、機械地照搬,更不能在處罰力度上比“狠”。因此,因地制宜、結合民情、自主探索適合的路子才是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根本之道。

  全國垃圾分類管理標準不統一,的確給各地的垃圾分類帶來一定的困難,但也沒必要過度擔心。比如説,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垃圾分類標準都是四類,只有兩個標準有所不同。上海的“濕垃圾”和“幹垃圾”,其實大體對應了北京的“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細緻分析不難發現,他們所倡導的垃圾種類並沒有太大差異。這遠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垃圾分類區域上的差異只要稍加用心、推廣就能掌握。垃圾分類迫在眉睫,但決不能因為標準不統一就要放緩腳步。

  目前,我國推行垃圾分類過程中僅基礎性垃圾分類就已産生了一些分歧。但可以預見,垃圾分類將任重道遠。據了解,一些垃圾分類領域開展較早的國家的垃圾分類標準相當嚴苛。以礦泉水瓶的回收為例:要擰下瓶蓋、撕掉包裝紙作為可燃垃圾扔掉,還要清洗乾淨、踩扁後裝進回收袋裏放到收集處。相信如此細微繁瑣的垃圾分列將貫穿民眾生活的一生,其影響力不可謂不久遠。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多樣的垃圾分類“解法”不是停滯垃圾分類的理由。未來,讓我們每個人以實際行動來支持、投入和推動垃圾分類的事業。畢竟,千里之行,還是要始於足下的。(央廣網評論員許新霞)

編輯:高鶴溪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