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兩次“點名”,五部門約談,大宗商品怎麼了?

2021-05-26 08:18:00來源:新華社

  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兩次“點名”,五部委聯合約談……最近,大宗商品的價格問題成了國內各方關注的焦點。潮起潮落,大宗商品又玩了一次“過山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大宗商品正在經歷“狂野的5月”——漲時疾如風,跌時迅如電。今年以來,以螺紋鋼、鐵礦石、動力煤為代表的“黑色系”帶隊,除了貴金屬外,工業金屬、能源石化、農産品“漲聲”一片,國內國外、期貨現貨,遍地“見紅”。部分品種價格更是在5月份前期突然拉高,不斷刷新歷史紀錄。

  然而,5月12日之後,大宗商品快速“紅翻綠”。用“我的鋼鐵”資訊總監徐向春的話説,“怎麼漲上去的,又怎麼跌回來了。”

從低點“起飛”,從高點“下墜”,如此“過山車”行情讓市場各方“心跳加速”。劉開雄 制

  大宗商品價格在今年大幅上漲,成因複雜。這既有供需恢復速度不匹配帶來的錯配因素,也有全球流動性氾濫引發的金融效應,也包含著後疫情時代經濟復蘇引發的漲價預期。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認為,大宗商品市場與經濟基本面密切相關,基於供需矛盾和經濟復蘇預期,在流動性寬裕的刺激下,肯定有資金會伺機進入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短期內大起大落與資金炒作有關係。”他説。

  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所言,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利於提升上遊原材料企業盈利能力、降低債務風險,但也會導致中下游製造業經營成本上升,影響行業效益。

  當前,企業家普遍反映國家減稅降費等政策成效明顯,整個經濟和企業生産經營持續恢復,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帶來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很大。

  “我們去年底中標的項目,螺紋鋼成本預算按4000多元報價,一下漲到了6000多元,我們只能延緩施工,先等等看。”浙江一家建築公司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行業裏有很多中小建築公司都受到了影響,小點的企業甚至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徐向春説,從前四個月的數據看,今年製造業對鋼鐵的需求增速有望超過房地産,板材需求增速有望好于長材。但製造業企業的成本轉移能力不強,熱軋卷板價格漲得太猛對不少企業打擊很大。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費國,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早已引起決策層和監管部門的注意。不僅是“點名”、約談,針對市場變化,更有實質性措施,突出重點綜合施策,穩定預期、打擊囤積居奇,遏制其價格不合理上漲。

  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早已引起決策層高度重視,並採取了實質性措施穩價保供,抑制市場過熱。劉開雄 制

  自2021年5月1日起,我國正式調整部分鋼鐵産品關稅。其中,對生鐵、粗鋼、再生鋼鐵原料、鉻鐵等産品實行零進口暫定稅率;適當提高硅鐵、鉻鐵、高純生鐵等産品的出口關稅。同時,取消合金鋼粉末、不銹鋼絲等部分鋼鐵産品出口退稅。

  5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證監會等五個部門召開會議,聯合約談了鐵礦石、鋼材、銅、鋁等行業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重點企業。此次約談明確,有關監管部門將密切跟蹤監測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加強大宗商品期貨和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對違法行為“零容忍”,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堅決依法嚴厲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散播虛假信息、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

  對於未來市場走勢,多空雙方都是振振有詞。有專家認為,預期國家還會出臺一系列穩價舉措,大宗商品的整體價格有望回落;也有人認為,政策調控不意味著行情就此結束,關鍵還是在於需求本身。

  “當前經濟增長還面臨諸多挑戰,大宗商品的價格不能簡單地建立在預期之上,它是綜合市場各方因素的産物。”趙慶明説,當前全球經濟恢復還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挑戰,要理性看待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既要做好應對準備,又不可盲目跟風冒進。(文字記者:劉開雄)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