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歲的紫禁城

2020-10-17 08:11:00來源:人民日報

  紫禁城規模恢廓,意象深遠,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産中具有突出、重大、豐富的歷史價值。在600年的傳承中,尤其是在成為故宮博物院的95年,其所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滋養著大眾的心靈,堅定著我們的文化自信。本版特刊發一組文章,講述一直呵護這一民族瑰寶的人與事。

  ——編 者

  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也是中國古代宮城禮儀制度的集大成者。從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建成算起,紫禁城已有600年的歷史。

  600年,即使放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是一個“長時段”,況且這600年還是人類歷史變化最快的幾百年。紫禁城完成了從前朝後庭的家國天下到人民共享共有的博物院的轉換,實現了從明清兩朝皇宮到世界文化遺産的跨越,一次次走向重生。

  這其中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前因後果?當我們從正門洞進入並登上午門時,《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向你打開這些塵封的歷史,講述那些還未遠去的故事。

  特殊的“明初三都”

  這個大展,由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鋪陳紫禁城的規劃、佈局、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情況,讓600年的“時”“空”變化一目了然。

  首先是西雁翅樓展廳,主題為“宮城一體”,講述的是明代如何繪出紫禁城的藍圖。

  《周禮考工記》中説:“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周以來國中建都,都中立宮,居中為尊的思想就貫穿于宮城規劃,而明朝的紫禁城將這一理念發揮到極致。

  展廳有一組建築構件來自安徽鳳陽的明中都,生動的龍紋勾頭、鳳紋滴水和巨大的石望柱欄板,還有顯示製作方的銘文磚。明中都是朱元璋在其家鄉建設的“理想”都城,與南京、北京並稱為“明初三都”。

  明中都于洪武二年詔建,“宮闕如京師之制”,號稱九萬名百工技藝盡在鳳陽,天下名材聚于斯。然而洪武八年卻罷建,至罷建時已“功將完成”。今天我們在鳳陽還可以看到明中都外城、皇城、宮城三城環套的標準輪廓。2018年度故宮考古人員在這裡發掘了承天門和外金水橋遺址。明中都的外金水橋由7座橋基組成,中間組三座正對午門中間的三座門洞;兩側各有一組,每組兩座,各自正對午門的兩觀。7座橋均為單孔磚券橋,券石間以卯榫扣合,多處卯榫結合處以熔鐵灌縫,技術非常先進。這個“爛尾工程”成為後來改建明南京宮城的藍本,當然也是紫禁城的藍本。

  永樂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下詔,“明年五月建北京宮殿”。“以百萬之眾,終歲在官供役”,歷經14年,至永樂十八年(1420),凝結無數人智慧的紫禁城竣工,其“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明成祖之後又多有增補,尤以嘉靖時期擴建最多。

  當年修紫禁城的楠木,悉數來自四川、貴州、雲南的深山巨壑,砍伐時多有生命危險,“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然後要等待雨季來臨,利用山洪衝下來,再通過江河運到北京。石料雖然就近在房山取,但也有不近的路途,保和殿後面最大的那塊石雕,重250噸,只能在冬天,每隔幾裏打口井,鋪成一條條冰道,粗木棍子做滾杠,牲口拉加人拽,運到紫禁城。

  站在景山的萬春亭,晴天時可以清晰看到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的北京中軸線,而貫穿紫禁城的這一段,串起重重宮門廣庭、越過錯落有致的金色琉璃屋頂,兩端與之高度重合,成就了北京城最令人讚嘆的對稱美。

  見證未有之變局

  午門正樓展廳主題為“有容乃大”,時段界定在清代,講述清朝在不改變總體佈局的基礎上如何修修補補,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而每一次改變都為我們留下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烙印。

  觀眾被展廳特意展出的一組太和殿走獸所吸引。它們依次排列為騎鳳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故宮其它殿宇的走獸按等級有三、五、七、九的單數組合,只有太和殿例外。

  太和殿(那時叫奉天殿)最早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然而9個月後就不幸被雷電擊中,化為灰燼。直到20年後的正統五年才得以重建。嘉靖三十六年和萬曆二十五年,太和殿兩次被焚燬。李自成撤離北京前,縱火焚燒紫禁城,太和殿雖然未被焚燬,卻也是殘垣斷壁,清順治帝的登基大典只能在太和門舉行。順治二年,太和殿才重修完成。康熙十八年,再次被火焚燬。康熙忙著平定三藩、征戰噶爾丹,直到三十四年才再興工,這些小獸就是重建時的原件。

  雖然是繼承了明朝的宮殿,但清朝各個時期一直通過一些小的改造,把自己的文化放進去。2016年故宮啟動了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目前仍在進行中。展廳展出了養心殿中雍正與乾隆的一些文物,比如三希堂。乾隆得到了王珣的“伯遠帖”,將它和已有的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並稱為三件稀世珍寶,珍藏它們的屋子就稱為“三希堂”。

  皇家建築與民間建築相比,一大特點是內檐裝飾極盡奢華,紫禁城裏尤以乾隆花園為代表,展廳展出了萃賞樓、三友軒、符望閣、倦勤齋的一些裝飾物。符望閣的內檐裝修工藝是乾隆時期江南工藝的代表,集中了木雕、雙面繡、竹絲鑲嵌、琺瑯、雕漆、軟硬螺鈿、玉雕等高級工藝,並且打破器物的界限,鋪陳擴張到整個室內空間。符望閣南側的須彌座上的三槽漆紗彩繪夾紗隔扇看起來並不亮麗,但技術含量頗高。用桑蠶絲絞織成紗芯,雙面滿貼金箔,經緯線之間透空,再用桑皮紙鏤出完整圖案,以朱漆為黏合劑,貼滿金箔,接著用疏密不一的金銀粉描出深淺變化的色彩,還要用紅金金箔勾出輪廓。以紗芯層為中心,上下各有紙樣層、貼金層、打底層、暈染層、勾線層,繁複之至。

  展廳裏展出了一件長春宮的燙樣。這一展廳的策展人、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的張傑説,三個廳的展覽都分明線和暗線,明線是600年的歷史,而暗線是工匠們無處不在的智慧,他們才是紫禁城營造的代表。“樣式雷”家族就是代表。雷姓家族從第一代雷發達起,前後7代傳承不輟,延續200多年,都是清廷樣式房的掌案頭目人。除了宏偉的建築,雷氏家族還為我們留下了極為珍貴的“樣式雷圖檔”,在這些圖檔中最具觀賞性的是燙樣,它是用紙張、秫秸和木頭加工製作的模型圖,相當於今天的立體模式。根據燙樣,我們既可以了解單體建築的形式、色彩、材料和建築物內部的梁架結構,也可以欣賞組群建築的佈局和環境佈置。

  紫禁城見證了康乾盛世,也見證了晚清的腐朽與滅亡,在時代的變遷中迎來新生。

  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石

  東雁翅樓展廳主題為“生生不息”,時段為1925年至今。1925年10月10日,隨著故宮博物院的成立,昔日的紫禁城變成了博物館。

  文物南遷的故事值得銘記。為保護文物安全,1933年2月起,故宮博物院1.3萬餘箱百餘萬件文物分5批南遷。在全民族的守護與支持下,這些文物先南遷華東,後避地西南,最後集中重慶,分道東歸南京,歷經劫波而完好無損,創造了文物保護史上的奇跡。

  1953年故宮組建了專門的古建維修隊,在10年間完成了430多項工程,使故宮16萬平方米古建築得到了不同規模的修繕。1957年,故宮開始率先在古代木建築中安裝避雷針。70年代末,對電力、熱力系統進行改善,消除了很多安全隱患。我們在展覽中可以見到“平安故宮”走過的每一步。

  1961年,故宮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故宮成為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産,科學的環境監測使它得到最嚴格的保護。

  600歲紫禁城的最新記憶正由一幀幀我們與角樓、太和殿的合影拼成。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説,這個展覽,相當於參觀紫禁城的“序廳”,了解了昔日紫禁城、今日之故宮的發展脈絡,再去看那些建築,想想其背後的歷史,看看其蘊含的生生不息的活力,一定會有與過去不同的感受,也一定會更愛這座青春不老的紫禁城。

  本報記者 楊雪梅 王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