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歡迎您繼續關注《海峽兩岸》。19日,馬英九在台南舉行了他執政三週年的記者會,那麼這三年來,馬英九的執政民眾滿意嗎?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兩位嘉賓共同來探討。一位是台北市議員王鴻薇女士;一位是中國文化大學教授江岷欽先生,歡迎二位。
王鴻薇:李紅好,大家好。
江岷欽:李紅好,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剛才我們看到了馬英九執政三週年的記者會,既沒有選在臺布,也沒有在他辦公室,而是選在了台南,江教授,您怎麼來看這個地點的選擇?
江岷欽:馬英九為什麼要選擇在台南?我們用民進黨現任台南市市長賴清德的話,我想最傳神了。賴清德説因為馬英九重視台南,所以他選擇台南開記者會。馬英九為什麼重視台南?有兩個很重要原因,第一個是戰略考量;第二個是私人考量。大台南市2010年市長選舉,國民黨只在大台南市得到39.59%,民進黨得到60.41%,這個差距非常大。2008年大選,台南縣當時還沒合併,國民黨得到43.85%,民進黨得到56.15%,差別還是很大。不過台南市稍微好一點,國民黨得到50.71%,民進黨得到49.29%,所以總的來看基本上,台南縣市合併之後,它幾乎對馬英九來説是一個不可跨越的心理障礙跟政治障礙。馬英九選擇在那裏等於是做一個宣示,他想要在2012年南面稱王,必須要攻城掠地,所以首站選在台南市,這是第一個戰略因素。
第二個是個人因素考量,我們都知道他最重要的朋友,也是唯一最重要幕僚軍師就是金溥聰,前任國民黨秘書長,他在台南縣市長大。很多人説金溥聰你沒有選戰經驗,所以金溥聰一直非常非常不服氣,他就把南部辦公室設定在台南,讓台南能夠有效發揮。所以過去到現在金溥聰都希望馬英九從台南市做起,在最困難的地方做出最漂亮的成績,最亮眼的成績,最吸金的成績,所以從戰略上的考量也好,或者從馬英九最重要的幕僚友人金溥聰建議也好,在這兩廂因素夾雜之下,馬英九當然是萬事起頭難,從台南開始了。
主持人:剛才江教授説無論是從戰略角度還是私人角度,南部對於馬英九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實要爭取南部民心這是馬英九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做的事情。但是我們看到南部似乎有的人不太買帳。比如説台南市長賴清德他説話就有點酸溜溜的味道,他説希望馬英九是真的在重視南部。鴻薇他為什麼會對這個事情有抵觸心理呢?
王鴻薇:當然,因為賴清德他本身是民進黨籍,作為一個南部首長,馬英九可以到南部來開記者會,當然代表馬英九對南部的重視。所以賴清德也説,他其實是歡迎馬英九到台南來召開記者會。可是剛才也説了,因為他是民進黨,他也知道其實馬英九馬上就要代表國民黨來加入明年大選。所以,他另外又開始有一些酸溜溜的話了,他就説馬英九過去對我們南部政見承諾,這個跳票沒有達到過去承諾,可以説是罄竹難書。他這樣一個説法當然是要回應過去支持他,也就是南部綠營民眾,支持者還是算蠻多的,他不能對馬英九完全張開雙臂來擁抱馬英九。另外,賴清德在2012年,也就是整個大選裏面,他會是蔡英文一個非常重要的輔選戰將,所以賴清德也給馬英九一點顏色看,也就説他一邊歡迎,他也一邊來指責馬英九沒有兌現過去對台南建設的承諾。此外,賴清德他也用行動來表示,因為今天馬英九在台南舉行記者會,這個對地方來講其實是一件大事,可能身為地方首長父母官的賴清德,卻選在這個時候跑到台北來開會,他就説因為馬英九也沒有邀請他,而且他今天也有公務在身,他要到台北開會,所以對賴清德來説,其實他非常清楚,未來馬英九和蔡英文仍然在台南是視為一個決戰點,當然賴清德選擇輔選的對象那是非常明顯的了。
主持人:這次馬英九南部記者會還跟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前現場都是海內外記者,可是這次他特別邀請了30位台南當地大學生來參加。江教授,您覺得這種安排是什麼樣用心呢?
江岷欽:當然了,萬般拉抬只為出,千里為官只為財,馬英九這麼努力當然是為了能夠爭取選票。我們都知道馬英九這次所鎖定標的區塊有兩大決戰因素,他認為,那個區塊就是農村跟校園。兩大塊標的群體就是學生跟農民。今天選在台南大學找了幾十名大學生,基本上就是向“首投族”大學生來示好,大學生比較沒有政治包袱,比較沒有意識形態,像一張白紙一樣,你塗抹任何顏色他就有可能變成什麼顏色。所以馬英九從這裡出發,也就説他的標的對象就是大學生。所謂“首資族”,第一次投票,在目前看起來,1998年到1991年這幾年度當中,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可以投票的總共多少人呢?根據現在統計是120萬人。過去台灣領導人歷次選舉投標率大概8成,120萬乘以8成大概一百萬人,坦白説,現在藍綠版圖這麼接近,100萬人誰能夠拿個四成、五成,他幾乎是穩操勝券,馬英九怎麼可能錯過這個穩操勝券的機會呢?所以他這次的主軸不僅僅請大學生裏參加,他的標題甚至是“世代正義”,什麼叫世代正義,以前都沒有聽過,他説要創造更好的兩岸和平環境,為下一代打造幸福,也就説馬英九開始要關心下一代了。當然關心下一代是好事,不過下一代能不能熱情回報呢?受人點滴恩,當思涌泉報,把這個票投給馬英九,那就看馬英九提出的青年政策,能不能真正端出牛肉,如果只是跟青年人們見面,這是第一步,有見面總比沒有見面好,但如果沒有端出牛肉,恐怕所提的政見終歸只是牛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