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消費信心不振梗阻台灣經濟發展

2017-05-25 16:33:00來源:你好台灣網

  分析指出,台灣客觀經濟數據表現尚可,未反映在民間消費信心上。物價非常低,但民間感受卻並非如此。 

  對一般的民眾來講,收入長期處於低薪狀態雖然物價相對平穩,但還是逐漸走向悲觀。在就業機會這部分,不僅呈往下走的趨勢,還分佈不平衡。藍領供不應求,白領供過於求。要找工作當然要找得到,但通常都是你希望去的,尤其是房地産領域可以看出,過去幾十年在房地産方面的信息很強,可如今也相對到了低點。 

  一般民眾信心大幅的滑落,其實是代表他未來的預期。呈現悲觀,是因為對企業來講,發現他的成本會上升,對員工來講,他可能失去了加班的機會,他的所得會下降。甚至他會預期接下來企業如果出現過長的話,那它可能會調節它的人力和需求。這些都是造成指數尚可卻信心不振的原因。 

  新的執政當局上臺之後,急於推出一系列所謂的改革,但往往會和刺激經濟的方向背道而馳。民眾對未來的預期,會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産生非常大的影響。目前經濟提出的問題是內需問題,一個是消費,一個是投資。 

  影響到消費最大的部分就是所得,有好多所得自然去消費對未來有疑慮時便不敢消費。勞工們如今連加班也得不到機會,自然會抱著負面的想法從而反對消費。 

  現在正在大力推動的民心改革,除了改革本身有其必要性,推動改革的時機也會對經濟産生消極影響。因為好像政府不斷的告訴民眾説,這些基金很快就會落成,破産以後將來可以説就沒有希望了所以對年輕人來講,他看到的是破産,已經退休的人,他的所得馬上就要被下降。本來要退休的不敢退了,要重新規劃未來,因為退休就代表所得馬上下降。 

  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是加深民眾對未來的不安,除非政府用大量的政府消費來抵消這些改革負面的影響,如果沒有改變的話,未來台灣在內需部分是值得憂慮的。(根據512日中華之聲《兩岸開講》欄目整理 台灣“中大”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吳大任)(編輯 李婷婷)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