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理:廿五載兩岸交流 看見大陸教育領域四大變化

2018-10-02 09:52: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你好台灣網台北10月2日消息 (記者 陳偉建 梁曉蕾)作為台灣戲劇人才培養的重要院校,開辦十三年的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多年來致力於兩岸藝術文化及教育培訓交流,並從2014年開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的大陸研究生。近日,記者採訪該所所長夏學理教授,了解他25年來親身體驗兩岸交流,感受到的大陸教育領域發展變化。

夏學理(你好台灣網 圖)

  夏學理自25年前從美國學成回臺後,在台灣三所大學任職任教,在終身學習、公益教育、藝術專業等多個教育細分領域不間斷的和大陸交流。他以四大變化,解析他所看到的大陸教育領域提升情況。他同時也期待,台灣應該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大陸的教育發展,防止邊緣化。

  第一,從都會到都會以外,高等教育的普及區域越來越廣。

  回想自己參與兩岸教育交流的歷程,夏學理説他最早到的大陸城市是北京和上海。“當年所有的學術交流,大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這兩個地方。當時的我從來沒有想到、也不能理解除了北京、上海,我可能還會去廣州、深圳。但是,25年來,我去了大陸所有一線城市,我從北上、到廣深,再到南京、天津、瀋陽、吉林等等。”

  行腳城市的變化,讓夏學理感慨:“我覺得的第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大陸的高等教育提升是明顯的,而且覆蓋區域快速發展,從大型都會區到都會區以外在擴散和蔓延。”

  第二,從東方到西方臉孔,教育交流的國際空間越來越大。

  作為較早參與到兩岸教育交流的學者,夏學理猶記得當年參與時頗受重視的場景,他説:“當年到大陸交流,我看到的是很多很多的東方臉孔,特別是華人學者。可以説,當年大陸在高等教育領域和西方交流是比較有限的;或者至少是在我自己的專業領域,大陸跟西方的交流是有限的。”然而近些年,夏學理感受到了自己領域的交流參與者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

  他説:“我現在去大陸做學術交流或者專業交流,我看到的臉孔有非常高比例是西方臉孔。這説明大陸從學術合作到專業合作,和全世界接軌的程度都在改變,包括文化交流、學術合作是全球性的。以前可能就是和鄰近地區,比如東亞、東南亞交流,現在是和北美、歐洲、澳洲交流。”

  第三,從學齡到低齡兒童,教育推廣的入門年齡越來越低。

  “大陸的教育在向下紮根,這個變化很明顯。”夏學理以自己在大陸教學的經歷為例,他説:“我最早到大陸開課是在上海給在職研究生授課,後來在北京是給大學生和研究生,現在我在廣州深圳上我課的小朋友是六歲到十二歲這個年紀。”

  除了教育年齡越來越低齡化,夏學理還發現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理念也在變化。他説:“在教育過程中不僅接觸孩子,也會接觸到孩子的家長,我發現他們的教育投資意願和心境都在變化。他們讓孩子學藝術不是功利性的目的,不是希望他們得到什麼第一;而是全面滿足孩子的可能,希望他們快樂、希望他們了解美。”

  第四,從教育到教育反思,家長自身的投入程度越來越濃。

  夏學理用“富而好禮”形容他在大陸感受到的全民對美和對教育的深切期待。他説:“我教學的過程中也遇到很多地方是邀請我給學生家長講課。我發現他們除了對自己小孩學習的期許以外,也很注重自己的提升。家長們希望自己和孩子們一起快樂、一起成長、一起感受這些過程中的美好。他們的學習意願讓我很感動。”

  危機:現在你再優秀都不是唯一選項,而是選項之一。

  親身經歷大陸廿五載教育領域的提升變化,夏學理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台灣學者的優勢正在漸漸的衰退。他説:“我們一定要注意到這當中的危機——當大陸看時放眼全球去尋找交流資源。一旦這個門打開了,台灣學者再優秀都不是唯一選項,而是選項之一。”

  他以自身為例,“我把所有研究成果轉化成20多本的出版物,當年大陸沒有相關的書籍,我是唯一的選項。但是現在我寫的這些主題的書,大陸自己的學者都有了;而且因為有資金,他們還願意去海外找相關的西方書籍,我的優勢是不是減弱了,我不在是獨一無二的。”

  夏學理直言,“台灣學術界都有這樣的感知,兩岸的學術眼界不對等的狀態已經徹底逆轉了。台灣已不再擁有過去的絕對優勢;而願意大投資、大投入做學術交流、教育交流的大陸,已經擁有的真正的選擇權。”他呼籲,兩岸交流不能間斷,不能有隔閡,否則台灣學者競爭力變弱的趨勢,只會越來越明確。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