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同胞應積極參與“一帶一路” 共享發展機遇

2017-05-12 10:24:00來源:你好台灣網

  5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開幕。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不同場合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引起沿線及更多國家的共鳴。倡議成為共識,理念成為戰略,“一帶一路”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公共産品,甚至成為聯合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平臺。“一帶一路”所帶來的重大機遇,台灣不應該缺席。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指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連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當前的中國,一是産能過剩,外匯資産過剩二是油氣資源、礦産資源對國外的依存度較高。三是工業和基礎設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擊,容易失去核心設施。四是目前中國邊境地區整體狀況處於歷史的最好時期鄰國與中國加強合作的意願普遍上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帶一路”的倡議提出。

  全球化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近年來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上,持續遭遇邊緣化,失業率攀升,貿易競爭率名次滑落與東盟經濟合作日益緊密從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角度來看,大陸與東協主導和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正是“一帶一路”開發建設的重點之一。“一帶一路”能夠使台灣將經濟觸角更廣泛的延伸到南亞歐洲等地區。這對台灣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台灣融入到“一帶一路”,不但可以為島內業者帶來巨大商機,還有助於大陸台資經濟的觸角能更廣泛延伸到沿線地區。從長遠來看,台灣能否融入到“一帶一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關係著台灣在全球經貿新一輪佈局中能否佔得先機取得優勢關係到台灣未來數十年間,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在參與“一帶一路”的過程當中,台灣的優勢十分明顯。第一台灣位處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要衝地帶。從地理上來看,福建與台灣隔海相望,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台灣通過加強閩臺合作,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加強産業合作,開拓海外市場。第二台灣具備與“一帶一路”需求相切合的産業優勢。第三台灣航運業、物流業發達,海外投資和産業跨境轉移經驗豐富。第四台灣具備多元文化環境和國際化人才儲備的優勢。

  而台灣的劣勢在於第一台灣的政局詭譎,未來難以預測。第二兩岸互信不足,合作矛盾難免民進黨執政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導致兩岸制度化交往機制停擺。第三美日合力的牽制對台灣掣肘嚴重。第四南下本性難改,西進實力有限。蔡當局為繞開大陸,執意鼓吹南下政策此外台灣在西進上也面臨能力不足動力不足等障礙。

  台灣在參與“一帶一路”計劃中,首先應找準自身優勢與定位。台灣信貸服務業優秀品牌有三千多家,在大陸僅有150家。台灣的金融服務業較成熟,大陸正在推動的亞投行,絲路基金和金磚國家的發展銀行建設,都需要進行金融服務的佈局。台灣可以利用在金融體系金融分工金融産品金融基礎建設金融人才培養體系方面的優勢與大陸開展金融合作。其次是國際産業轉移經驗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必然會有更多大陸優質産能走出去。台灣企業有豐富的海外投資經驗和産業轉移經驗,熟悉國際法律、慣例。大陸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學習台灣企業處理國際業務的經驗。而台灣企業也可以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深化在全球産業的佈局提高在全球産業鏈的優勢。在參與“一帶一路”過程中,台當局要有所為,為台商台企提供助力,擺正態度,承認“九二共識”,放棄“逢中必反”的政策,儘快在調整兩岸政策上邁出實際的步伐,以行動取信于大陸。

  第二點,則是打造民意基礎。台當局應加強對“一帶一路”的政策性和前瞻性研究,不斷提升台灣民眾認知和凝聚台灣的朝野共識,為“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堅實的社會民意基礎。第三則是以入為本,加快融合,借船出海,佈局全球。台當局應想辦法升級兩岸的對話機制,加強兩岸的深度融合,推動新模式的再造。第四對接福建自貿園區,借勢共創雙贏。台當局應該儘快實現閩臺自貿園區的無縫對接,這也是台灣要參與一帶一路最便捷的途徑。根據4月30日中華之聲《兩岸開講》欄目整理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博士 任冬梅)(編輯 張依依)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