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台灣網寧夏10月19日消息(記者 許新霞)國家重點水利工程——鹽環定揚黃續建工程寧夏專用飲水工程今天通水。
打開水龍頭,看著“嘩、嘩”流淌的自來水,家住寧夏鹽池縣馮記溝鄉葉兒莊村的葉勇樂得嘴都合不攏。他説,沒想到活到50多歲了,竟然水進了家門。
自來水就是好嘛,象我們過去吃的水就是擱天上下的雨接到水窯裏頭,衛生不好,井水吃上牙都是黃的。不下雨就沒水了。現在你看多好呢,水籠頭一開就是水。笑,高興咋了。
隨著陜甘寧鹽環定揚黃續建三省區寧夏專用飲水工程宣佈正式通水,鹽池縣15.77萬人和葉勇一樣圓了幾代人的盼水夢,結束了喝苦鹹水的歷史。該項工程還同時解決了鹽池縣0.93萬頭大家畜、34.76萬隻羊的飲水問題,以及已經開發的14.62萬畝土地灌溉問題。
陜甘寧鹽環定地區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既是革命老區,也是嚴重乾旱缺水地區和氟病高發區,人畜飲水困難,生存環境惡劣。1987年,國家批准興建了鹽環定揚黃工程。1996年,工程建成後解決了三省區12.41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發展灌溉面積20.85萬畝,取得了一定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但由於工程供水成本高,投資規模大、地方籌資困難、省際間供水用水協調難度大等原因,實際供水量遠小于規劃目標,為了使這項工程更好地發揮應有效益,國家決定續建陜甘寧鹽環定揚黃工程。
續建工程由三省區共用工程和寧夏、甘肅、陜西專用工程組成。其中,寧夏專用工程投資2.9億元,集人畜飲水、農田灌溉、生態保護、改善人居環境和工業用水為一體。寧夏水利廳副廳長方彥:
彎腰駝背、牙齒發黃的歷史再也不會出現了,這是它的一個重要意義,生命工程。第二它是一個富民工程,促進了農民的增收。第三呢,這個工程也是促進我們長距離、高揚程工程良性運行的一個工程,把用水結構向農業、工業調整,特別是向工業調整,有利於工程可持續發展。第四個這個工程也是一個生態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