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台灣網2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2月12日13點44分,雲南巧家縣藥山鎮一帶發生4.4級地震,造成居民房屋、學校、衛生院等建築損毀,詳細情況連線中央臺記者李健飛。
主持人:此次地震造成了哪些損失?
記者: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為13公里,距縣城100多公里。但巧家全縣均有不同程度震感,據當地民政部門統計,截至到2月13日早上,地震共造成了全縣4930戶、1.95萬人受災,其中房屋倒塌有十間,嚴重損毀的有1967間,一般受損的9036間,其中,還有一些學校、衛生院也被不同程度損毀。
主持人:當地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應對呢?
記者:地震發生以後,各級政府都採取了緊急的措施,民政部迅速從昆明的儲備庫向雲南調撥了一千頂救災賬篷、五千床棉被,雲南省的民政廳迅速向災區調運了兩千件彩條布,也是用來搭建賬篷的,還有500床棉被,500件棉大衣。昭通市迅速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進行查災和核災,指導抗震救災。巧家縣積極安排了10萬元的應急基金,用於搶救和群眾的轉移。目前已經有260名受災群眾通過投親靠友的方式臨時安置,另外災區的賬篷在不斷的搭建起來,同時救災組通過向災區的鄉鎮組織運送麵包、方便麵,還有礦泉水等食品,確保了受災群眾基本的生活不出問題。
主持人:近日在雲南盈江也發生了多次輕度地震,這些是否與地理位置有關,專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記者:專家分析,雲南地質運動歷來較為活躍,小型地震在全國乃至全球都相對頻繁。巧家縣地處橫斷山脈山區斷層地帶,處於玉屏山金沙江地震帶,去年8月29日在巧家縣也同樣發生過4.8級的地震。盈江縣則是因為地處喜馬拉雅地震帶。但近期連續小地震屬正常地質運動所致,民眾沒有必要恐慌。這些小震不足以對人們生産、生活構成大的威脅,有些只能通過儀器測量到,甚至人們都無法感知。